4月15日,公共基础教学部开展公共基础教学部课程教学问题研讨会,本次课程教学问题研讨会以 “聚焦课程难点·共寻教学良策” 为主题,致力于搭建一个深度交流、集思广益的平台。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梳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整合各方智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升教师课程驾驭能力,进而优化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课程学习体验。院长熊器、办公室主任秦绍学、教务科长王明兰参会,部门共26名教职工参与,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素能教研室主任辛家磊主持

关于课程训练模式探讨,袁芬影老师介绍计算机课教学模式,首节课讲基础,后续两连堂课中第二节课用于学生自我训练拔高,但在课堂呈现上可能存在不足。熊器建议教学时将集中授课与互动练习穿插进行,提升学生兴趣,单纯讲解可能无法吸引学生。关于课堂管理与学生态度引导,熊器指出课堂上存在学生不专注情况,如看视频、讲话等。提出让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上台操作作为威慑手段,若学生不上台,不强迫,但平时表现会影响成绩,强调要区分学生学习态度和水平,态度不好比水平低更严重 。

在课程环节优化建议,王红艳老师讲解《秋声赋》,熊器指出总结复杂、结束仓促,建议总结时聚焦第一段内容。辛家磊认为故事导入后衔接正课环节生硬,总结突兀。提出学生翻译文言文后,应再次讲解翻译要点,确保所有学生理解。备课及教学内容拓展:熊器建议备课可从多方面拓展内容,如讲解《秋声赋》时,先列举关于秋的诗词歌赋,介绍其知名度,引出本节课重点讲解的欧阳修及其《秋声赋》,并介绍欧阳修生平、唐宋八大家相关信息,探讨唐宋文学辉煌的原因。在讲解原文时,分析句子表达的情绪、使用的修辞手法等,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理解。

本次会议针对不同课程教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诸多改进建议。强调教师应注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提升备课质量,增强学生参与度和理解度,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