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新要求,深入探讨辅导员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创新学生工作方法。4月15日,生态医药与康养学院在3教东区110会议室召开“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创新学生工作方法”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新发、团总支书记李洪威、学工科科长李吉咡及学院全体辅导员参会。本次会议由李吉咡主持。

会议伊始,李吉咡就2025年2 - 7月学工科的OKR工作进行汇报,明确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聚焦学生管理提质增效,将推动辅导员投身竞赛指导、全员参与专项培训,并强化日常管理,降低违纪率,推动工作上新台阶;二是,全力推进制度与协同机制建设:构建辅导员量化考核制,制定班委自治清单,建立跨部门协作响应机制;三是,着力实现科研与成果突破:鼓励团队申报课题,加大创新投入攻克难题,注重学生培养,冲击竞赛荣誉。

会上,辅导员冯照首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案例,深入剖析了“早发现、快响应、重跟进”的工作逻辑。她指出,在处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首要任务。通过沟通,辅导员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困扰,从而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包容和支持。同时着重指出,辅导员在干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敏感性,避免给学生造成二次伤害。辅导员唐莎分享了她在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中的经验。她提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管理学生时,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价值观引导,传递正能量。辛宜静和赵泽望则分别就学生日常管理和特殊群体帮扶分享了精细化工作方法。辛宜静表示,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石。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辅导员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并且辅导员还应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更需要赋有心理学知识来引导学生。

李吉表示,辅导员需以OKR为有力抓手,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日常管理的细微之处,尤其要重点关注学生满意度及制度执行力。各位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引领者,应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育人团队。要求育人者要以高尚精神滋养情怀,做学生成长知心引路人;借助数字化手段,善用先进工具,为工作创新添动力、提效能;树立共同体意识,打破学院壁垒,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构建学生成长的有力支持。

最后,李新发指出,辅导员队伍是思政工作的中坚力量,责任重大。辅导员自身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同时,他也期待跨学院协作机制能够进一步深化。会上围绕OKR目标、工作案例、创新方法等展开交流,明确了辅导员工作方向与要求。未来,学院将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深化跨学院协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