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5月14日,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生态医药与康养学院党支部、团委组织师生赴贵州恒康威宁康养中心开展“指尖传温暖,关爱夕阳红”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学院教研室主任杨丽琴、专任教师贺华、辅导员幸宜静及60余名康养专业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推拿按摩服务为老人们送去关怀与温暖,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康养人才培养。

活动伊始,贵州恒康威宁康养中心总经理马招德、办公室负责人钟已祥代表中心对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带领大家参观康养中心核心区域。在养老公寓、康复医院和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钟已祥详细介绍康养中心“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马招德指出,康养中心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深度整合,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健康监测、康复治疗和个性化护理,真正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参观过程中,钟已祥还结合养老院日常管理,向学生普及行业现状,他指出,当前养老机构不仅需要生活照料,更注重心理关怀和文化活动设计。比如我们的“银龄课堂”“怀旧疗法”等项目,都是通过情感联结提升老人幸福感。生动地讲解让学生们对康养行业的多元服务有了直观认知,2023级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管理专业学生杨红霞边记录边感叹:“原来养老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活动中,学生们分组为康养中心的老人们提供推拿按摩服务。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的穴位按摩、肌肉放松等专业技能,耐心询问老人身体情况,细致调整手法力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还主动与老人拉家常,倾听他们的故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手法专业,聊天也贴心,我这肩膀舒服多了。”82岁的李爷爷拉着学生的手连连称赞。通过实践,同学们不仅提升专业技能,更深刻体会到用所学服务社会的价值。



学院党支部书记赵英涛在活动中寄语指出,康养事业是“夕阳工程”,也是“朝阳产业”。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夯实专业基础,锤炼实践本领,未来成为有温度、有技术的康养人才,为老龄化社会贡献力量。他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也是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鼓励学生在服务中厚植敬老情怀,传承中华美德。

马招德还向师生详细介绍,作为新型医养结合综合体,该中心总建筑面积15634平方米,配备养老公寓、康复医院、护理院等设施,24小时提供暖气热水、营养三餐及水果供应,致力于打造“医养游”一体化服务模式。马招德表示,我们期待与生态医药与康养学院深化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就业岗位,共同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互动交流中,钟已祥、养老护理负责人余叙与学生展开亲切互动,通过问答与分享拉近行业与课堂的距离。面对学生提出的“如何应对养老护理中的突发状况”“如何平衡服务效率与个性化需求”等实际问题,余叙结合多年从业经验,用生动案例一一解答,“护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走心活’,要像对待家人一样观察细节、换位思考。”


钟已祥则从管理角度出发,介绍智慧康养系统在提升服务效能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既要扎实学习技术,也要培养人文关怀,这是康养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轻松的氛围下,学生们的问题从专业延展到职业规划。“养老机构最看重实习生哪些能力?”“未来康养行业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两位负责人耐心倾听,幽默回应:“除了专业技能,‘眼里有活、心里有爱’的同学最受欢迎!”现场笑声频频,掌声不断。活动结束后,2023级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学生郑佳欣感慨:“这次交流让我更明确了学习方向,康养行业需要技术,更需要情感温度。”

以行动诠释使命、用专业回馈社会,此次活动是生态医药与康养学院“专业+思政”融合育人的重要实践。师生们用专业技能缓解老人身体疲劳,以真诚关怀温暖老人心灵,展现了新时代康养人才的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