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全校干部和教职工第四次学习培训

作者:时间:2024-12-25点击:

12月24日,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全校干部和教职工第四次学习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为“深入黑暗——教育探索深空时代”,由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理事长黄冠迪主讲。他深刻剖析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西方教育神话破灭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未来的探索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阐述。

undefined

培训中,黄冠迪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教育领域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他特别引用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国际案例。“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德国柏林机场。”黄冠迪缓缓道来,“这座曾经以严谨、高效著称的国际机场,近年来却频繁曝出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扼腕叹息。我们不禁要问,德国那熟悉的严谨精神、民主监督、工程质量控制体系都到哪里去了?”通过这一案例,黄冠迪引出对西方教育体系现状的反思,他指出,西方社会所推崇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并未能如预期般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的人才,反而导致产业界与教育界的双重困境。

紧接着,黄冠迪将话题转向瑞典Northvolt公司的破产案例。这家公司曾是新能源领域的独角兽,却因内部管理混乱、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最终走向破产。他强调,这不仅是公司管理上的失败,更是西方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严重缺失的体现。Northvolt公司的员工,尽管接受了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却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无知和疏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undefined

通过这两个生动案例,黄冠迪进一步阐述西方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他指出,西方社会的工业体系与制造能力崩塌,是教育体系崩塌的直接反映;而后冷战时代的新自由主义秩序,又加剧了这种崩塌的趋势。后现代危机导致的教育崩塌,进一步促使产业失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面对这样的现状,黄冠迪不禁发出疑问:“我们教育界过去30余年学习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真的是正确的吗?”他强调,虽然西方教育理念中不乏现代科学带来的进步和意识形态色彩,但隐藏在笼统“先进性”之下的,是名为“阶级性”的真实。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教职工的深思。

随后,黄冠迪将话题转向中国的职业教育现状。他指出,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上下失措、茫然摸索的阶段。由于缺乏全国共识级别的质量控制路线,导致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不统一;同时,年轻而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新时代青年劳动者无法协调传统价值观和新经济形势的认知;而外国“职教先进经验”在中国也往往水土不服。

“那么,中国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黄冠迪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职业教育不能自我窄化成岗位教育,而应该注重职业能力的底座教育,培养学生的普遍职业适应性;同时,职业教育也不能自我矮化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下位替代,而应该致力于托举学生,让他们走出校门时变得更好。作为教育者,应该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深切情怀和永不止息的思考,向广袤无人的深空进发。

培训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黄冠迪的分享为全校干部与教职工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激发了大家对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全体干部和教职工将积极在自己的工作中探索,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向着教育的“深空”勇敢进发。